在线配资平台 投资者如何应对银行理财产品变动

发布日期:2024-08-25 14:39    点击次数:98
r

最近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公告在线配资平台 ,又掀起一波理财产品的“提前终止潮”,仅6月份以来已有20余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与此同时,近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也普遍下调,部分此前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在3.0%-4.0%的产品,现在的下限已下调至3.0%以下。已投资和正在关注银行理财的投资者该怎么办?

r

近千款理财产品提前终止

r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民生理财、中邮理财、华夏理财、交银理财、信银理财、广银理财、华夏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布相关的公告,仅6月份以来已有20余只理财产品“提前退场”。这些提前终止的理财产品,大多为固收类产品,成立时间从一个月到一年不等,多数运行时间不长。

r

6月11日,中邮理财发布公告称,邮银财智·鸿运定制6号(盛鼎版)人民币理财产品拟于2024年6月17日(提前终止日)提前终止。公告称“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目前产品实际业绩达到业绩基准的情况下,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经与客户沟通一致,产品管理人决定提前终止本产品。”

r

5月下旬,华夏理财先后公告称,根据市场及投资运作情况,为最大程度保障投资者利益,经审慎评估,决定于5月30日提前终止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3号,于6月5日提前终止华夏理财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92号。

r

普益标准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年内提前终止的净值型理财产品共958款,同比增加117款,上升了13.91个百分点。

r

缘何出现“提前终止”

r

为何会出现银联产品提前终止的现象?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公告中,部分理财机构给出的解释包括“募集规模偏低”“投资项目提前到期”“基于市场行情而采取的止盈策略”“为最大程度保障消费者利益”等。

r

普益标准表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并不意味着发生亏损,银行或理财公司提前终止理财产品也并非因产品短期业绩不达标或运营管理出现问题的逃避之举,而是站在投资者立场上,以保障投资者权益为核心目的,经过充分研判后的审慎抉择。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后,我国理财市场仍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从产品提前终止公告中不难发现,产品提前终止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但核心均在于“最大化保障投资者权益”。

r

具体来看,一是部分理财产品募集规模偏低,为避免因产品规模过小导致无法进行更好的投资管理,产品管理人综合研判认为提前终止产品比维持产品运作更有利;二是部分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达到了约定收益率,而在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的情况下,产品管理人基于市场行情采取止盈策略,通过提前终止产品以保障投资者利益;三是部分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项目提前到期,若转投向其他资产可能会拉低产品收益率,因此提前终止理财产品。

r

多个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

r

“上个月,我看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在3%以上的产品还有一些,今天再看,都降到3%以下了。”经常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北京市民张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r

正如张女士所发现,近期,多家理财公司宣布下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总体来看,近期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幅度在10BP-130BP之间。部分此前业绩比较基准下限在3.0%-4.0%的产品,目前下限大多调整至3.0%以下。

r

比如,青银理财官网的公告显示,其对部分开放式净值型人民币理财计划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其中,共有6款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多数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调整前为3%至4%,调整后为2.6%至2.9%。还有部分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4%调整为3.1%至3.4%。

r

农银理财也发布公告称,基于当前市场情况变化,该公司拟对“农银安心·灵动”120天人民币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进行调整。自2024年9月5日起(含当日),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由3.40%(年化)调整为2.65%-2.95%(年化)。此外,农银理财还有不同期限的10款定期开放式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均有所下调,业绩基准上限的降幅在5至80个基点。

r

根据普益标准数据,2024年4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523款理财产品,环比减少59款,其中321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05%,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2202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16%,环比下跌0.06个百分点。

r

业绩比较基准为何要下调?

r

普益标准研究员董丹浓表示,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与底层资产收益率走低密切相关。具体来说,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过去一段时间出现了持续下行,债券类资产收益水平大幅下降,这使得以债券资产为主要资产配置的理财产品难以再实现高回报收益。因此,理财公司不得不调整业绩比较基准,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与此同时,高收益资产稀缺带来的收益压力,使得长端理财产品面临更大的业绩达标压力,理财子公司不得不降低业绩比较基准,以应对资产端的压力。在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下,理财公司通过降低业绩比较基准,可以及时修正客户预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考标准,有利于提高客户投资体验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未来,在存款利率持续下降的背景下,理财收益率可能会持续下降,受制于销售端的压力,理财继续调降业绩基准的速度和幅度也有限,短期内业绩压力将会持续。

r

董丹浓强调,业绩比较基准是基于产品性质、投资策略、过往经验等因素对产品设定的投资目标,不是预期收益率,不代表产品的未来表现和实际收益。业绩比较基准下调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实际收益一定会下降,相比之下投资者应该关注产品的实际收益情况,尽可能全面了解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并结合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作出决策。

r

本组文/本报记者程婕

r

统筹/余美英供图/视觉中国

r

支招

r

三招应对理财产品投资难题

r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投资者都不希望看到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和业绩比较基准下调,但也应理性看待,积极研究应对方案。

r

普益标准表示,投资者可通过以下方式应对理财产品投资难题:一是选择投研实力较强的银行理财机构,或是优秀理财机构旗下的明星理财产品,注重考察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保持理财计划的稳定性;二是提高自身理财专业知识和理性判断能力,树立正确投资理念,认识到“收益率高、本金安全、快速退出”之间存在“不可能三角”,即三者不可兼得,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重新审视已有资产配置组合的有效性和适配性,并随着生命周期变化及时进行积极管理和调整;三是投资者应采取长期价值投资理念,避免“追涨杀跌”的偶然性投资行为,通过拉长投资周期,熨平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稳定穿越经济波动周期,同时做好顺周期和逆周期行业投向动态调整,积极灵活应对经济环境变化。

r

(北京青年报)在线配资平台

r","del":0,"gnid":"9b6310b428178839f","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213","title":"","url":"http://p9.img.360kuai.com/t11508c75c86ba64de12756cc3e.jpg","width":"400"}]}],"original":0,"pat":"art_src_1,fts0,sts0","powerby":"cache","pub_time":1719186796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ecd84136c670c1e11b14f3b368dd51ae","redirect":0,"rptid":"4c66cfb147ba4abe","rss_ext":[],"s":"t","src":"北青网","tag":[{"clk":"keconomy_1:理财产品","k":"理财产品","u":""},{"clk":"keconomy_1:投资","k":"投资","u":""}],"title":"投资者如何应对银行理财产品变动","type":"zmt","wapurl":"http://zm.news.so.com/ecd84136c670c1e11b14f3b368dd51ae","ytag":"财经:金融证券:理财","zmt":{"brand":{},"cert":"北青网官方账号","desc":"北青网是北京市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新闻网站传播力十强媒体。","fans_num":262829,"id":"2779550729","is_brand":"0","name":"北青网","new_verify":"4","pic":"https://p0.img.360kuai.com/t01f68d31b197ba1dc4.jpg","real":1,"textimg":"https://p9.img.360kuai.com/bl/0_3/t017c4d51e87f46986f.png","verify":"0"},"zmt_status":0}","errmsg":"","errno":0}